本網(wǎng)訊 為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。近日,冶金街道建國里社區(qū)組織開展了“陽光助新苗”活動第九場——“學漢字演變 傳文明薪火”文化課堂。
課堂伊始,志愿者老師以繪本《三十六個字》為載體,巧妙地從“日、月、山、水”等基礎象形文字入手,引導孩子們探索漢字“由畫到字”的奇妙演變歷程?!吧剿品鍘n,川似流水……”老師將文字融入生動的故事情節(jié),通過“奔跑的‘鹿’”“搖曳的‘木’”等形象,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“依類象形”的造字智慧。隨后,志愿者老師帶領大家體驗了活字印刷。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化身“小匠人”,從挑選字模、排列成句到涂刷墨汁、精心拓印,當宣紙輕輕揭起,看到自己親手拓印出的清晰詩句時,孩子們的臉上無不洋溢著興奮與自豪的笑容。
在接下來的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返鄉(xiāng)大學生志愿者帶領大家玩起了“拼字組詞”小游戲?!啊铩印尽鞘裁??”“‘女’和‘子’能組成啥?”小朋友們手持被打亂的部首紙片,爭分奪秒重組詞語,現(xiàn)場搶答聲此起彼伏。
此次活動,通過寓教于樂的繪本故事、沉浸式的手工體驗和充滿挑戰(zhàn)的互動游戲,帶領孩子們觸摸漢字演變歷程,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,在感受文字獨特魅力的同時,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認同感。
來源:區(qū)冶金街道
作者:江美霖
編輯:朱穎麗
本文為珠暉新聞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